達文西名畫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無人不曉,米開朗基羅、以及他傳說中俊美的大衛雕像亦赫赫有名。不曾想,這些如今展現在世人眼前的豐富藝術,背後竟充滿著與教會密切的血淚關係!
原來當時的教會不僅限制人民思想,壟斷了知識與話語權;也限制人民敬拜,人民必須透過神父等祭司系統才能跟神禱告,企圖以外在儀式取代上帝;更因為貪婪權利,壓制底層人民,教會日益墮落。
“荒腔走板的教會,卻是絕地逢生的機會!”
––文藝復興:掙脫教會限制!
當時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--黑死病,社會動盪,人民絕望,也因此剝開了教會所包裹的光明外衣。
人本主義興起,反對神權專制,探討人與自然的的關係:真、善、美。
––宗教改革:基督新教誕生!
隨著工商發展,教會十分富裕,神職人員也隨之貪婪腐敗,醜聞不斷。
馬丁路德發表的《九十五條論綱》反對教會販賣的贖罪券,引發了宗教改革的開始,也是基督教形成的開端。他們追求的是與上帝真實的關係:信、望、愛。
––啟蒙運動:權威主義再見!
這時期的人們相信理性並敢於求知,啟蒙運動最後雖帶出了革命,但也透過不斷的反思,探討人與他者的關係: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。
由歷史可見,不論當時教會做了什麼看似荒謬的決定,上帝一直是人民心裡的寄托與慰藉。
上帝也用歷史(祂的故事)來提醒我們-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。
與此同時,我們也要擁抱『自己的歷史』所帶出的養分,在神的愛中重生(復興)、更新(改革)、敬拜(啟蒙)、並有愛的關係,將上帝的榮美,透過信、望、愛展現出來!
願世界的教會興盛!願人們都能因為來到教會,看見人生的真、善、美!
Comments